首页 >>  正文

少年壮年暮年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7-13

他读了万卷书,亦行过万里路;他是没有博士学位的清华导师,上承士大夫之传统,下启自由者之精神,连史学家傅斯年都赞他是“300年来唯此一人”的大师。此人便是“中国文化的托命人”陈寅恪。\n

\n恰是少年时\n陈寅恪,字鹤寿,189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祖籍江西修水。\n陈寅恪生于名门世家,祖父陈宝箴曾官拜湖南巡抚,晚清著名维新派政治家。父亲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诗坛泰斗,身负“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在这样的家学渊源之下,陈寅恪养成了一颗好学的赤子之心。\n他自小读私塾,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少年时期曾留学日本,后又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高校游学了十多年,精通二十余种语言,学识渊博,贯通古今。但陈寅恪并不因此自傲,反倒低调得很,被清华国学院聘请为国学导师后,以“教书匠”自居。\n但年轻时的陈寅恪倒也不是稳重古板的像个老头子,相反,那时的他还有几分少年人的疏狂。在当时,为了取得博士学位,投机取巧却无真才实学的大有人在,但陈寅恪却不将这纸证书放在眼里。他虽在多所著名高校学习,却并未获得证书。并非因他学问不精,相反,他涉略广泛,学识渊博。当被问起为什么没有获得博士学位,陈寅恪答:“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n

\n1925年,游学回国之后,在好友吴宓的大力举荐下,陈寅恪被聘为清华四大导师之一。当时,清华聘任教授的条件极其严格,而彼时的陈寅恪,虽经好友费力周旋之下被破格聘任,却是个“无名望”,“无著作”,“无学历”的“三无学者。\n这样一个籍籍无名之人,如何当得起清华的导师?许多人都坐等着看他的笑话。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阅历丰富的陈寅恪,讲课生动有趣,常有独到见解,很快,清华园的师生们都被他的学识折服了。\n那时,陈寅恪只有36岁,却已经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n陈寅恪讲课从不拾人牙慧,他有“四不讲“:“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n因此,凡是他的课,场场座无虚席,许多校内校外的学生慕名而来,甚至连许多教授都过来旁听。学生们也都尊敬地称陈寅恪为“太老师”,“教授的教授”。又因其出身名门,兼且学识过人,“北大舵手”郑天挺教授赞他是“公子中的公子”。\n

\n与君初相识\n自古文人多风流,陈寅恪却可称得上洁身自好,他一心扑在学问和事业上,一副恨不能将一生奉献给学问的架势,可是连一段桃色新闻都不曾有过。\n陈寅恪在读书上聪慧,但在感情上却有些晚熟。眼见都要奔四了,却还没有成家,也没有任何恋爱经历。这可愁坏了家里人,父亲陈三立从好言催促,到厉声警告:“你要是再不娶妻,我就要代你包办了”。陈寅恪这才着急了起来,求父亲宽限些时日。他虽然觉得结婚不过是人生中一件小事,却也不愿将就。成婚之事只能一拖再拖,这一拖,就又拖了两年。\n缘分总是来的奇妙。在友人的牵线下,他遇到了此生挚爱——唐筼。\n

\n唐筼出身书香世家,祖父唐景崧是清同治四年进士,爱国将领。她从小饱读诗书,能诗会画,能唱会跳,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同陈寅恪一样,她亦是一心求学,直到30岁都尚未婚配。\n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人很快便相恋了。\n

\n生死相依\n1928年,陈寅恪和唐筼成婚。38岁这年,陈寅恪终于收获了他迟到的爱情和婚姻。\n婚后的一段日子平淡而安稳。但过日子哪有那么多风花雪月,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陈寅恪虽学识过人,于生活交际一类事情却一窍不通。不识柴米油盐的唐筼只好学着如何操持家务,协调人际关系。\n唐筼的聪明才智,都用来照顾丈夫,她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处理妥当,免除了陈寅恪的后顾之忧,让他能够一心治学。\n

\n1929年到1937年,是陈寅恪一生中收获最多的日子,几年内发表了50多篇学术论文,在国际上声名鹊起。\n同时,在这8年间,两人的3个女儿相继出生。当时的陈寅恪,可谓意气风发,事业家庭双丰收。\n但幸福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n1937年,战争爆发,一座座城市相继在日军炮火之下沦陷,父亲陈三立忧急如焚,却无法改变家国飘摇的现状,内心苦痛,愤而绝食,几日后便逝世了。\n在治丧期间,陈寅恪发现自己的右眼视力急剧下降。医生诊断是右眼视网膜脱落,但迫于时局,陈寅恪决定放弃治疗,全家随清华大学南迁。\n战火蔓延,时局动荡,一家人开始了长达八年颠沛流离的生活。\n

\n因长期奔波劳累,且战时物质生活困顿,陈寅恪的左眼视力也下降的厉害。为了给丈夫滋补身体,唐筼将自己最好的一件旗袍和一些首饰卖了,买了一只怀胎的黑山羊。唐筼又开始学着喂羊、挤奶。尽管如此尽心照料,陈寅恪的眼疾还是逐渐恶化了。\n1945年,陈寅恪的双眼完全失明了。一个著书立说的学者失去了眼睛,无异于舞者失去双腿。失明之后,陈寅恪一度觉得人生灰暗无光。\n

\n对于丈夫内心的苦痛,唐筼感同身受。但她深知丈夫的高远志向,也深知丈夫于文化传承的价值,还不到绝路,便不能放弃。她拖着病体,无微不至地照料他的生活起居,温柔地抚慰他心灵的创伤,鼓励他继续创作。\n面对重重苦难,陈寅恪先生仍保持着强大的精神亮度。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和不愿隐没于世的决心,他开始学着以耳代目,以口代笔,每天听报纸练习口述诗作。而唐筼则担负起了书记官的任务,给他读书读报,随时记录他要写的书信和诗作,还协助他找研究资料。\n往后数十年,她便成为了他的眼睛。在唐筼的协助和鼓励之下,陈寅恪以口述的方式创作了许多部传世佳作。他将妻子视为生命中的第一知己,每完成一部著作,都请她题写封面。\n他敬她爱她亦怜她,他曾教导女儿们:“我们家里头,你可以不尊重我,但是不能不尊重你们的母亲。妈妈是主心骨,没有她就没有这个家,没有她就没有我们,所以我们大家要好好保护妈妈。”\n

\n战时生存不易,但即便遭遇了许多艰苦磨难,唐筼也从不在丈夫面前抱怨。1955年,在结婚28周年纪念日上,陈寅恪题诗曰:“同梦葱葱廿八秋,也同欢乐也同愁”。唐筼随之唱和:“甘苦年年庆此秋,也无惆怅更无愁”。\n无论世事如何艰难,只要两人还在一起,仿佛烦恼也是带着甜蜜的,欢乐共享,苦难亦同担。\n人生总有许多磨难。1962年,陈寅恪洗漱时滑倒在家中的浴盆里,摔断右腿股骨,住院七个月后,股骨仍不能长合,自此长卧床榻。护理工作便落在了病弱的唐筼身上。即便双目失明,卧病在床,陈寅恪仍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在助手的帮助下,完成85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撰成《寒柳堂记梦》。\n所谓时势造英雄。时势成就了一代大师陈寅恪,却也是时势,将他推向了末路。在六十年代那一段风雨如晦的岁月,陈寅恪的诸多珍贵书籍手稿遗失,家中稍微值钱的东西都被没收了,还被迫搬家,一家挤在窄小的房子里。而唐筼也被迫参加学习班,白日里再无法照顾卧病在床的丈夫。这一切无疑加速了陈寅恪的死亡。\n陈寅恪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困难。壮年失明,暮年膑足,颠沛流离,受尽波折。幸运的是,这一路始终有妻子的陪伴。\n1969年10月7日,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走了,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地流泪,怜惜病弱的妻子,感叹命运的不公。凄然走到生命的尽头,终年79岁。\n面对丈夫的离世,唐筼却出奇地平静。\n在陈寅恪去世后的45天内,唐筼料理完丈夫的后事之后,又安排好自己的后事,她平静地对人说:“料理完寅恪的事后,我也该去了。”\n仅相隔45天,同年11月21日,唐筼追随陈寅恪而去。\n她有严重的心脏病,大半生靠药物维系生命,停药数十日,生命即可了断。为陈寅恪而活的唐筼,亦为陈寅恪而死。\n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这大抵是世间最动人的爱情。\n文|麦苗\n图片参考来自网络\n

","gnid":"9c49634e1c09af35f","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46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94be2de08e6a154.jpg","width":"503"},{"desc":"","height":"75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90f6f36cb20900c.jpg","width":"640"},{"desc":"","height":"82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82189de87c5351c.jpg","width":"640"},{"desc":"","height":"57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671b00709077aff.jpg","width":"499"},{"desc":"","height":"74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680a1a816e3608b.jpg","width":"640"},{"desc":"","height":"68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0db5995ec97d85d.jpg","width":"500"},{"desc":"","height":"71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83b1b18a5b451cb.jpg","width":"640"},{"desc":"","height":"44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a4a30e9ae52fd9e.jpg","width":"400"},{"desc":"","height":"35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15e32c2e2bc9374.jpg","width":"600"}]}],"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708917335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b07eb545847c91c07253b5ed94d33dd2","redirect":0,"rptid":"d14e726bfb5df340","rss_ext":[],"s":"t","src":"振露说娱乐","tag":[{"clk":"kculture_1:清华","k":"清华","u":""},{"clk":"kculture_1:中国文化","k":"中国文化","u":""}],"title":"中年目盲,暮年膑足,妻子不离不弃,他感慨:生死之交,同欢同愁

董肾冰1173童年、壮年、老年分别是指几岁的人?
鞠诚胀13079113654 ______ 童年:3~12岁 壮年:18~40岁 老年:70岁以上

董肾冰1173请问:儿童、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如何划分?根据是什么?
鞠诚胀13079113654 ______ 联合国曾在一份文件中把14岁至25岁的人称为 “青年人口”.而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划分是:44岁以下的人被列为青年;45~59岁的人被列为中年;60~74岁的人为较老年(渐近老年);75~89岁的人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者. 按照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青年是指十五六岁到30岁左右的人生阶段.这应该算是一个比较权威的说法.但是,这个解释无法得到压倒性的支持,在某知名门户网站,开设了“您认为青年上限多少岁合适”的互动.记者统计了一下,在参与其中的5万多名网友中,支持28岁的占18%,支持30岁的占28%,支持35岁的占29%,支持40岁的占25%. 看看你自己是怎么理解的了!!

董肾冰1173一个人的一生分为: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壮年,中年,盛年,老年,暮年,这9个年龄段,应该怎么过啊 -
鞠诚胀13079113654 ______ 我只是想说如果你想过的有意义的话,就去学习,去多交朋友,每天都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改变你对现在生活的态度,慢慢就找到属于你的生活了

董肾冰1173请对下联?上联:少年 青年 壮暮年 年年行踏遍天涯
鞠诚胀13079113654 ______ 初月 新月 弦满月 月月走走尽海角

董肾冰1173成长的必经有哪些时期?除了童年、成年,中间,后面还隔几个时期? -
鞠诚胀13079113654 ______ 始龀---指刚到换齿的年龄,约七、八岁左右. 志学之年---十五岁(男). 及笄之年---十五岁(女). 二八年华---十六岁. 花信之年---二十四岁. 春秋鼎...

董肾冰1173你最喜欢哪一句? -
鞠诚胀13079113654 ______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为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录入其评释古代禅门公案的《无门关》一书.此诗琅琅上口,最为佛门弟子所爱颂.一年四季与人生四季一年当中,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

董肾冰1173老年 中年 少年 青年 壮年 儿童 主要是壮年,中年 怎么分. -
鞠诚胀13079113654 ______[答案] 老年:60岁以上 中年:45—60岁 少年;12__18岁 青年:18——35岁 壮年:35——45岁 儿童:3——12岁

董肾冰1173年能组什么词 -
鞠诚胀13079113654 ______[答案] 新年,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晚年,壮年,暮年,今年,去年,前年,年度,年龄,年长,年息,年利,年报,年后,年月,年代,年会,年货,年华,年份,年金,年青,年画,年下,年刊,年均,年历,年迈,成年,年检,年节,年...

董肾冰1173有谁知道少年青年老年的年龄阶段吗?
鞠诚胀13079113654 ______ 0-6岁是童年,7-14岁为少年,15-26为青年.后面一直到50都应该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也就是壮年,50岁以上恐怕就算逐渐步入老年了. 只是大概大概.以此为标准的.万世无绝对.

董肾冰1173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是什么意思? -
鞠诚胀13079113654 ______ 这是蒋捷《虞美人》中的一句.全词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短短一首词,概括了自己历经的一生:少年、壮...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