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欧洲古代餐具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6-01

世界上有三种最受人类欢迎的饮食方式:用手指、叉子和筷子。手指食者生活在非洲、中东、印度尼西亚和印度次大陆的许多地方,叉子食者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南北美洲,筷子主要分布在东亚。中国人是筷子群体的主体,也是筷子的创造者。

中国人使用的筷子是人类文明史上值得骄傲和尊重的科学发明。筷子看起来可能只是两个非常简单的小棍子,但它们有采摘、拔毛、捏、混合和采摘等功能,而且使用方便,性价比高。筷子也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餐具。当李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时,他说:“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发明了筷子。然而,这两件简单的事情却出色地应用了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它们可以做任何事情,不怕高温或寒冷。它们真得很出色。”

筷子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究竟是谁发明了筷子?我们无从考证,根据郑玄在《礼记》中的注释:“积土于生物,以炮食之。”这指的是祖先用树叶包裹小米,用泥粘贴,然后在火中烤。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是将谷物放入灰烬中,偶尔用树枝搅拌,使谷物在食用前均匀加热。也许是受到这个过程的启发,一根树枝逐渐变成两根,树枝被竹子和木头取代,从而出现了最原始的筷子。

中国发现最早的筷子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铜筷子。筷子在古代被称为筷子。古书《韩非子·禹老》记载:“昔周象筷,箕惊”,周王是第一个使用象牙筷子的国王。司马迁在《史记·宗微子家》中也说:“周为象斩杖,箕子叹曰:“若为象斩棍,必为玉杯;一定是玉杯如果是玉杯,那么一定是想到了远方的奇珍异怪,才是帝王。玉马宫自建之初,就不可撼动。“虽然这是一个关于周奢侈生活的说法,引起了朝臣的恐惧,

筷子名称的由来

筷子起源于中国,在古代被称为筷子,也称为筋。由于“筷子”和“朱”的谐音,“朱”有停止的意思,是一种不吉利的语言。因此,它被反过来称为“筷子”。这就是筷子这个名字的由来。但从象牙筷子引发的宫廷事件来看,它为我们追溯筷子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文字史料。周是商朝晚期的君主,基于此,可以推断中国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精致的象牙筷子。

最早的中国人使用刀叉,而不是筷子

事实上,一开始,我们的中国祖先也用刀叉代替筷子。刀叉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

今天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古餐具是在中国浙江的河姆渡遗址,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你可以想象,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基本上仍然过着艰苦的生活。当然,处理肉类最好的工具是刀。因此,聪明的古代中国人第一次在饮食中使用刀。

然而,当时人们把餐桌上使用的刀具称为“刀具”。现代人使用的匕首在最初生产时实际上是用来做食物的。看看下面出土的青铜匕首,它有两个实用功能:一个相当于勺子,另一个相当于是餐刀。

在先秦时期,这种“匕首”实际上是由一把刀演变而来的。后来,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这两种功能分离了,形成了一把刀和一把勺。后来,“匕首”一词只代表勺子,在古代,它也被扩展到包括美味和山珍海味。我们曾经把我们已故的母亲称为“玉”,在甲骨文中,“玉”的意思是“匕首”,代表做饭的母亲。

刀具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餐具,其次是叉子。在中国西北的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些骨叉,距今至少4000年。它们是一起出土的,这表明当时它们是成套使用的。到了商代,叉子变成了双齿的,形状紧凑。它配有一把勺子和一把骨刀,表明叉子、勺子和刀在当时是三件相配的物品。在中国的一些商代遗址和墓葬中,也出土了餐具,表明刀具是商代时期人们使用的主要餐具。

后来,洛阳一座战国墓出土了50多件铜刀叉,表明战国时期也使用过刀叉。甘肃酒泉出土东汉铜餐叉,广东出土东晋铁餐叉,甘肃漳县出土元代餐叉、餐刀。山东嘉祥还出土了刀叉,以及专门放置刀叉的竹鞘。这表明刀叉的使用一直延续到宋元时期。

为什么中国人用筷子而不用刀叉

中国最早的筷子是在安阳殷墟1005墓中发现的六把青铜筷子。这是为饭菜准备的。因此,学术界认为,筷子是商代的餐具。

为什么用筷子而不用刀叉?这是中国烹饪文化发展的结果。

商周时期,中国烹饪技术摆脱了原始状态,进入了烹饪文明时期。让我们来看看西周时期皇室和贵族家庭的标准饮食。此时最具代表性的是“周八宝”。它包括2顿饭和6道菜:“Chunao”(肉酱油饭)、“Chunmu”(肉汁油小米饭)、,和“甘孜”(油烤狗肝)。

这些“八宝”是由厨师预先加工的,过程非常复杂。事先把食材加工成适合入口的大块和小块,上桌的菜已经切好了。因此,当然,在吃东西的时候,你不再需要用刀叉来分割,只需要用筷子把它们夹进入口。由于“周八宝”是中国各种地方美食的始祖,筷子成为中国古代美食的主流餐具。

不同的饮食结构导致不同的饮食方式。在以肉为主食的西亚和欧洲大陆,刀一直是一种重要的饮食工具,后来他们发明了叉子。以农产品为主,肉和蔬菜为辅的饮食结构为中国的饮食文化奠定了基础。肉类稀少,所以用少量的肉和蔬菜做成的“汤”成了主菜。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简牍记载了配菜。在主要的肉类菜肴中,除了一碗鱼肉,还有24锅汤。汤能更好地释放肉的味道。在肉类有限的情况下,将其切成块放入汤中,然后补充蔬菜。要灵活地拾取蔬菜和肉类,勺子的功能无法完全实现,而“拿”可以轻松地拾取菜肴。《礼记·曲礼》云:“汤中有菜,必取之,无菜,必不取之

商周以后的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用筷子吃饭,用筷子吃饭是当时社会地位的象征。后来,它逐渐传播到公众中,并取代了刀叉。

当时以中华文化为主的中原文明讲究“华夷之辨”,不得不将其先进的文明与周边游牧民族区分开。游牧民族的饮食主要是吃肉,这与刀叉是分不开的。所以筷子已经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后来,中原周边的少数民族受到中华文明的影响,开始用筷子提高自己的地位。但是,如果我们仍然需要切肉和吃肉呢?于是,这样的餐具出现了——刀和筷子的结合。餐刀和筷子一起使用,便于携带。

筷子的发明与面条有关

一些专家认为筷子的发明与面条有关。2005年,青海的腊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4000年前的面条,也许筷子的出现是合乎逻辑的。

考古学家发现的古代面条保存完好,细长,颜色呈黄色,储存在倒置的密封碗中。科学家已经确定,这种面条是由两种谷物制成的:小米和高粱,这两种谷物是中国的原生谷物,7000年前被广泛种植。现代的北美和欧洲面条通常是用小麦粉做成的。

这一发现将面条的发明交到了中国人手中,而从生产水平来看,面条在当时是一种相对流行的食物。但是用勺子和匕首吃面条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已经放弃抓握习惯的祖先可能从这个时候开始使用骨筷子吃面条。面条的出现可能是筷子出现的最大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古人用餐时同时使用刀和筷子,但筷子的地位逐渐取代了刀,这始于汉代。面条起源于唐饼,在汉代也很流行。到了宋代,面条已经发展成不同的品种,如炸鸡面、麻辣竹笋面和卷鱼面。也许是面条进入了普通人的家,使筷子成为了主要的饮食工具。

筷子什么时候传到国外的

筷子曾传播到中国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形成了东亚地区用筷子吃饭的传统。这些国家使用筷子的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

6世纪以后,中日交往频繁,日本使臣多次到唐学习中国文化。608年,裴世清率领的中国外交代表团应邀访问日本。在欢迎宴会上,施亲王用中国式的筷子款待客人。

8世纪以后,筷子逐渐在日本流行起来,而当时筷子在日本被称为“唐筷子”,起源于唐朝。20世纪70年代,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对周恩来说:“阁下,日本使用筷子的习俗是从中国传入的,中国的筷子给我们带来了既文明又方便的理想餐具。日本还改进了筷子,发明了“切筷子”,也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一次性筷子。

然而,东亚以外的外国人对筷子的第一印象往往新颖而令人惊讶。明代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利玛窦中国札记》,他记录了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的习俗:“他们不是用刀、叉或勺子吃饭,而是使用非常光滑的筷子,大约一手掌半长。他们可以很容易地用它把任何食物放入嘴里,而不需要手指的帮助。当食物送到餐桌上时,它已经被切成小块,用筷子很容易打开。”

在全球化的今天,用筷子吃饭不再是中国人或东亚人的专利。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数千万双竹筷子,法国甚至设立了“金筷子奖”,以表彰中国和亚洲风格餐馆的杰出经营者。如今,筷子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传递着东方独特的烹饪文化,并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发挥着作用。

","gnid":"9c4adef4c5dc0042e","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96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1066d37039ae417.jpg","width":"960"},{"desc":"","height":"54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1f4242281db89ca.jpg","width":"960"},{"desc":"","height":"62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6c21f0f2ec53131.jpg","width":"500"},{"desc":"","height":"111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892d5efd52a1ff7.jpg","width":"960"},{"desc":"","height":"45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a17e01d529e05ce.png","width":"637"},{"desc":"","height":"41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9fdd8241127a5d8.jpg","width":"610"},{"desc":"","height":"40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22bd640ee60103a.jpg","width":"640"}]}],"original":"1","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8743854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500d9b650979e0d0bc103edb29f1a056","redirect":0,"rptid":"ffc41daa0e4821d3","rss_ext":[],"s":"t","src":"宇宙的小百科","tag":[{"clk":"kscience_1:出土","k":"出土","u":""},{"clk":"kscience_1:中国人","k":"中国人","u":""}],"title":"筷子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它的由来是什么?

路定蔡3503刀叉是哪些地区的主要进餐工具呢?
刘享齿17821681877 ______ 以中国为主的东方,主要使用筷子,但是以美洲和欧洲为主的西方, 则主要使用刀叉作为他们进餐的主要工具.西方人使用刀叉的习惯和欧洲 人古代骑士的传统有关,这...

路定蔡3503古代国外用什么餐具?国外在刀叉发明之前用什么餐具? -
刘享齿17821681877 ______ 筷子,从文献记载来讲,应该是在商代最早发明.但是,考古提供一些证据呢,叉才是严格意义上的餐具,但叉的弱点是离不开用刀切割在前,所以二者缺一

路定蔡3503古罗马的饮食文化有是什么? -
刘享齿17821681877 ______ 古罗马的烹饪文化比较落后,后来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罗马人才开始重视烹饪文化.当时,古罗马宫廷膳房的分工已经很细致,由面包、菜肴、果品和葡萄酒四个专业部门组成,厨师总管的身份地位很高,几与贵族大臣等同.一般的奴隶主...

路定蔡3503筷子和叉的用法 -
刘享齿17821681877 ______ 筷子,古称箸,是东亚民族常用的饮食工具,用以夹起食物及把食物运往口里.筷子是大约三千到五千年前发明的, 有木头, 竹子, 金属, 象牙, 和现代的塑胶. 各国筷子的特色 中国:筷子大多为近似立方体,只在头部与尾部比较略细.由...

路定蔡3503只要吃西餐,必然离不开餐叉,餐叉是怎么来的吗?
刘享齿17821681877 ______ 餐叉的历史源远流长,还在古代亚述国和古埃及时期,餐叉即作为一件主要餐具被广泛应用,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也有关于餐叉记载.不过,随着异国的人侵和罗马帝国...

路定蔡3503英国怎么摆放刀、叉、勺子 -
刘享齿17821681877 ______ 垫盘居中,叉左刀右,刀尖向上,刀口向内.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摆放.

路定蔡3503最早谁发明了筷子?
刘享齿17821681877 ______ 起源 纣王是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 我国是筷箸的发源地,用箸进餐历史悠久.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司马迁在《史记·宗微子世家》亦云「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

路定蔡3503西方人古代生活细节 -
刘享齿17821681877 ______ 略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

路定蔡3503为什么西方人没有发明筷子 -
刘享齿17821681877 ______ 很多发明是具有偶然性的,筷子就是这样.中国人偶然发现用木棍夹着食物吃饭比较方便卫生,于是从此后有了筷子,然后就影响了周边国家.在古代,除了东亚以外,全世界其他地区都是没有餐具这个概念的,大家都是直接用手来吃饭,包括欧洲人也一样.欧洲人使用刀叉是在19世纪才普及的,之前欧洲人也是用手来吃饭.

路定蔡3503筷子是谁发明的?????? -
刘享齿17821681877 ______ 现在世界上人类进食的工具主要分为3类:欧洲和北美用刀、叉、匙,一餐饭三器并用;中国、日本、越南、韩国和朝鲜等用筷;非洲、中东、印尼及印度次大陆以手指抓食.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以筷进餐少说已有3000年历史,是世界上以筷...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