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青稞的图片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7-07

本文转自【中国青年报】;

潘杰在给学生上“青稞地里的思政课”。受访者供图

施刚强老师指导学生踢足球。受访者供图

高群斌在学校画室里指导参加社团的孩子画画。受访者供图

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有一系列以青稞为主题的多彩课程:春耕、秋收季节,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亲手播种、收割粮食,观察农耕机运作,感受现代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在教室里,班主任结合当地青稞产业的发展故事,讲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历程;今年7月,师生们还走进刚建成的青稞博物馆,聆听农学家尼玛扎西讲授关于青稞的历史文化知识。

曾担任该校副校长的上海援藏教师潘杰介绍,这些“青稞地里的思政课”由上海市教育援藏工作队和当地教师共同设计并授课,也是工作队落实“造血”式教育援藏理念的典型案例。

上海市从2005年起对口援建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并于2016年开始派教师“组团式”援藏。3年前,潘杰和另外29位教师及管理干部主动报名,经过遴选后组成援藏工作队,他们来自上海5个区的29所学校,最年轻的26岁、最年长的54岁,虽然此前素不相识,但这些上海教师抱着同样的信念和热情来到西藏,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用多彩的课堂点亮了雪域高原。

支教“造血”

2019年夏天,即将担任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校长的张必胜刚下飞机,就被西藏空灵的蓝天白云所吸引,但同时遭受了头晕、头痛等剧烈的高原反应。此后3年,不少援藏教师都面临高寒缺氧的困扰,夜里需要吸着氧入睡,还有的经常失眠。不过,张必胜认为这里的整体环境很好:“当地教师为人非常朴实、真诚。”

在上海,张必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和督学经验,对当好校长有着充分底气,可在了解受援学校的情况后,他仍然感到压力很大:“受援学校的中、高考成绩在当地名列前茅,但与上海的学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比如课堂教学的灌输性质比较明显,教科研工作体系没有建起来。我们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每位教师都带了徒弟,通过教学示范、课题研究、集中主题教研等多种方式,带动当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

科学课在西藏是考试学科,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倾向于让学生背诵默写知识点,很少上实验课。在教研组工作时,担任过小学、初中科学教师和教科室主任的寿庆国,通过上示范课、听课评课和集体教研,将实验课的授课方法教给当地教师。

上海援藏教师支教“造血”的实践也拓展到日喀则的各个县。为了带动更多本地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增强业务能力,他们通过名师工作室机制,每个学期下乡授课、送讲座、听课评课。

例如,寿庆国在受援学校和送教下县时都上过“铁丝加工一笔画”的劳技课,对当地师生来说,这样的课程十分新鲜。他发现学生对操作尖嘴钳很感兴趣,但动手能力还很欠缺,就通过现场示范、媒体展示、学生演示等方法,让每名学生都掌握操作要点,共同提高学习能力。

寿庆国说:“其实,上好科学课的理论和实验教学道理是共通的,都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比如实验课上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组员互相带动,教师在旁边指点。”经过几个学期的“传帮带”,不少青年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质量提升和职称评审等方面都有了不小的收获。

副校长潘杰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由两地教师组成的思政名师工作室挖掘当地资源,注重思政教育从课堂走向社会生活,将当地打酥油等传统生活方式体验纳入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还筹建了学校中草药科普体验馆,推出“青稞地里的思政课”“行走在城市中的思政课”等系列特色思政实践课程。

潘杰说,这样的思政课程能让孩子走出象牙塔,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家乡的发展和变化。“行走在城市中的思政课”带孩子们来到日喀则经济开发区,政府部门和国企工作人员为他们讲述当地道路、水务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历程和未来规划,激发了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

和西藏孩子打成一片

来到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后,曾担任初中语文教师的王德伟发现,藏族孩子学习语文有困难,于是他想了各种方法唤醒学生对语文的感知。有次假期,他在朋友圈了解到很多孩子喜欢看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就在语文课上讲解了李清照的两首词,还自费购买图书放在教室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来学校的第二年,王德伟转岗负责学校的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并且每年暑假带一些西藏孩子到上海参观学习,让他们真切地体会祖国的繁荣富强,以及扶贫事业对自己家乡的影响。

王德伟曾问过一个品学兼优的初二男生,未来想去哪里读高中?得到的回答是:想留在西藏。第二年的上海之行,王德伟特意多留了一个名额给他。活动最后一天,大家在外滩合影时,这个孩子搭着王德伟的肩膀说:“我一定要到上海读高中。”2020年,他考到上海市珠峰中学,第二年,又主动回学校为初三学生宣讲,鼓励大家考出来,学真本事。

体育教师施刚强在课堂上注意到,藏族孩子比较害羞、腼腆,为了让学生们活跃起来,他在课上安排了各种团体游戏和比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体育活动中发挥优点、享受快乐。

性格开朗的施刚强喜欢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学校的初、高中学生都住校,每天早上六七点就起来早读,晚自习9点20分结束才去寝室休息,学习压力挺大的。所以他们很喜欢上音、体、美副课,渴望通过户外锻炼放松自己。”经常关注学生动态的他留意到,班上有孩子在体育课交到了新朋友,性格变得阳光、自信了。

拓宽求学路

团队中最年长的成员、美术教师高群斌两次参加援藏工作队,他顶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在教学任务一线工作了4年。

在这所美术学科师资薄弱的学校,高群斌坚信“有做才有为”,对参加社团活动的孩子付出了大量心血。他介绍说,学校高中部有不少孩子来自高海拔的偏远地区,家里主要从事农牧业,课外兴趣特长培养几乎全部依靠学校社团活动。

两次援藏,高群斌分别辅导初、高中孩子绘画。他指导孩子们融合藏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绘画技艺,结合生活经验画出自己的心声,起初空荡荡的画室渐渐贴满了学生作品,连天花板上都贴着画。

高群斌说:“美育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能展示孩子的精神面貌。藏族孩子对自然感受能力强,当自己的画在学校展出、在绘画比赛中获奖时,他们都能受到鼓舞,会兴奋地告诉父母。”

2021年,经过高群斌的精心辅导,学校第一次有3名美术特长生通过自治区统考,以高分被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录取。

事实上,部分教师、学生和家长曾经并不看好高群斌的尝试,认为画画耽误文化课的学习,学校以往也没有学生考取过艺术类大学。但高群斌知道,有些来自偏远农牧区家庭的孩子文化课较弱,如果能走通美术高考的路子,今后的就业路会更宽。

万事开头难,高群斌从这些学生高二年级开始,“抓”着他们在午休、傍晚课后时间训练素描、色彩和速写3门专业课。

高群斌记得,有个男生曾认为艺考很容易,总是不专心,差点被“劝退”,但每次又向他苦苦请求留下来。后来,高群斌多次与他谈人生、谈理想,还将自己艰难求学的经历讲给他听,师生俩一起潸然泪下,男生也越来越珍惜在学校学画的机会,终于下定决心学好绘画。

有一名年龄最小的学画学生,来自边境山坳里的小村庄,家里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个孩子告诉高群斌,家乡景色美丽,自己小时候放牛就在边界线附近,他也从小在这种环境下体会到何为国与家,萌生了学美术的想法。虽然刚开始学画很主动,但他不擅长结合书本知识与实物写生,逐渐懈怠下来。为此,高群斌为他筹集了质量更好的美术用品和高考临摹学习教材,手把手教他阅读教材、赏析图片、练习绘画,辅导他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从2017年至今,学校初中部、高中部陆续招收了新的美术教师,受高群斌的影响,他们也开始带学生在校园写生,这些点点滴滴的变化让高群斌更深刻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我有一个用了近20年的皮夹,封皮上是一句话: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也是我两次参加援藏工作的初心。”他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10月19日 05 版

","force_purephv":"0","gnid":"9940e097f5312e1d4","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36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487bce6e7229732.jpg","width":"550"},{"desc":"","height":"36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85d144db259cfe0.jpg","width":"550"},{"desc":"","height":"41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93cc3a42f5f0e3c.jpg","width":"550"}]}],"original":0,"pat":"art_src_1,socialc,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6616515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0ad8691c1cca72f1a5dd43ba6f1c839b","redirect":0,"rptid":"f92b4f8506a12cdb","s":"t","src":"环球网","tag":[{"clk":"kdomestic_1:藏族","k":"藏族","u":""}],"title":"上海援藏教师将思政课搬进青稞地 把多彩课堂送到雪域高原

辕忠咽3247青稞与大麦有什么区别? -
龙瑗炭19137487045 ______ 青稞. 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别名叫裸大麦、元麦、米大麦,是藏族人民喜爱的粮食.青稞是世界上麦类作物中含β-葡聚糖最高的作物.青稞是一种单位面积产量不高的粮食作物,在全世界几乎只有在青藏高原上种植.在该地...

辕忠咽3247青稞是麦子吗? -
龙瑗炭19137487045 ______ 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主要产自中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青稞在青藏高原上种植约有400万年的历史,从物质文化之中延伸到精神文化领域,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内涵丰富、极富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有着广泛的药用以及营养价值,已推出了青稞挂面、青稞馒头、青稞营养粉等青稞产品.

辕忠咽3247青稞的功效与作用? -
龙瑗炭19137487045 ______ 青稞性平、味咸,归脾经、胃经、大肠经,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维生素B具有补脾养胃、益气止泻、壮筋益力、除湿发汗的功效,适合脾胃气虚、倦怠无力、腹泻便溏者食用,无所忌讳 .

辕忠咽3247为什么说是青稞是“低调却又顽强的草木植物”?
龙瑗炭19137487045 ______ 顽强估计是指它生长的环境相当苛刻,它是生长在高原地区,氧气稀薄,紫外线强烈.

辕忠咽3247青稞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还是云贵高原还是天山山脉? -
龙瑗炭19137487045 ______ 在青藏高原. 青稞 藏语称为“乃”,也称裸大麦,米大麦.青稞产于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等藏区,是藏民的重要食物之一.青稞在藏区栽培的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最多可达到80%以上.青稞属大麦类,分为白色和黑色两种,生长期约四个月,具耐寒、耐旱的优点. 天山在新疆,差得远了.

辕忠咽3247青稞面的介绍 -
龙瑗炭19137487045 ______ 青稞是大麦的一种,又称裸大麦、元麦,青稞面是由青稞磨成的面粉.可食用,为藏区主食.

辕忠咽3247关于青稞的介绍有哪些?
龙瑗炭19137487045 ______ 俗名:油麦、元麦、裸麦、米大麦、青稞麦.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 谷类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好粒裸露,故 又称裸大麦.主要生长在高寒地区,分为白青稞、黑青稞、墨绿色青稞等种类,是华北、陕 北及内蒙古、西藏地区栽培的一种粮食.当地群众它为粮食,也常被当地群众用于酿 酒,其味清剔爽口,风味独特.性味归经:性平,味咸.

辕忠咽3247知道青稞是种粮食,但到底是什么?我怎么越吃越饿呢. -
龙瑗炭19137487045 ______ 青稞(英文:Hulless barley),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主要产自中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青稞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已有3500年,从物质文化之中延伸到精神文化领域,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内涵丰富、极富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青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已推出了青稞挂面、青稞馒头、青稞营养粉等青稞产品.在药性功效方面,青稞具有补脾、养胃、益气、止泻、强筋力之功效. 你越吃越饿只说明你吃的太少了.其他食物品种和摄入量等营养素既不全面,也不充足.

辕忠咽3247有哪些青稞食品?味道、营养如何?
龙瑗炭19137487045 ______ 青稞是大麦的一种,又称裸大麦、元麦,主要产自我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所长强小林透露:经过...

辕忠咽3247青稞酒文化 -
龙瑗炭19137487045 ______ 青稞作为高原产物,其用有极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健康食品的称呼是名副其实的. 青稞,是大麦的一种特殊类型,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作为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食粮,青稞对生活在高原地...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