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如何做到克己复礼为仁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9-22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一句至理名言:“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千年来压在中国老百姓肩上的“三座大山”先后被推翻,中国社会从此迈向了自由民主的社会主义新时代。

然而近年来,一些西方政客、媒体却总是戴着一副有色眼镜看待中国,他们以“人权卫士”的形象自居,对中国充满各种不怀好意的揣测,认为中国人普遍缺乏个体自由意识。

殊不知,早在几千年前的中国社会,法、道、儒三家先贤的自由意志主义就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比起西方自由思想的萌芽,不知要早多少年。

一、中国古代的自由意志主义:个人与集体的利义之辩,法、道、儒三家观点不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萌芽非常早,早在公元前六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法家、道家、儒家三大流派就已经先后出现,并针对封建社会下每个人应当如何追求个体自由,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以李悝、商鞅为首的法家代表人物,认为国家权力至高无上,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建议利用法律武器不断强化中央集权。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则与法家恰好相反,他们几乎不相信国家对社会的宏观干预,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自由主义者;而儒家代表如孔子、孟子等人的观点,大体上介乎二者之间,力求在国家利益和个体自由之间找寻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公元前551年,孔丘出生在一个堕落王朝后期的贵族家庭,由于家道中落,小时候生活非常贫困,但他勤奋好学矢志不渝,长大后顺利进入官场,担任鲁国的大司寇,掌管立法、司法权力,负责对大小法律法令付诸实践,并辅佐周王行使司法。

表面上看,儒家思想寻求在法家和道家之间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然而其精神内核,却与法家思想高度近似。由于孔子本人出身贵族阶级,所以他很自然地认为,只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进入官僚机构,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让社会繁荣富强。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和孔子一样来自宋国,也是落魄贵族的后裔,两个人私下的交情也很密切。对于身处的那个战乱动荡的国家主义时代,两人的处世观念却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老子立足于以人为单位,认为任何社会制度都应当为谋求个人进步和幸福而服务,否则就是因小失大,必须予以废除。

老子信奉的个人主义,与各国政府多如牛毛的严刑滥法格格不入,因此他主张政府应当“无为而治”,尽可能少地干涉社会运转,这样才有利于老百姓的个人发展。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政治经济学家,老子学富五车、博古通今,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学观点:人为设置的禁忌和限制越多,人们就越贫穷;法律条文越多,强盗窃贼就越多。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政府干预造成的赋税和战争。当官府实行严苛的赋税政策时,不满情绪就会在老百姓中间弥漫,久而久之酿成大规模的人民起义,朝廷就要派更多的人手平定暴乱,在军费上的支出自然也会增加。这笔多出来的钱从哪里来?

往往还是通过颁布更加高昂的赋税政策来解决。统治者忙乎了一大圈,最终却陷入到一个恶性循环,其实他们如果能保持低调、“清静无为”的话,反倒不会滋生这么多的问题,更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二、“个体自由”思想的发展演变:“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两个世纪以后,又一位道家大贤庄子成为了老子的继承者,在自由意志的基础上发展出无政府主义思想。

这位擅长用寓言故事展现高深哲理的思想家,成为了这颗星球上出现的首个安那其主义者。巧合的是,庄子跟老子、孔子一样,也是宋国人。

有一回,楚王派使者携丰厚礼品拜见庄子,希望他能够出任楚国国相,并许之以黄金千两。

当时的庄子虽然已经贤名远播,但在宋国还只是一个地位轻贱的小官员,对于寻常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改变命运的大好机会。

然而庄子的态度却令人大出意料,他十分轻蔑地回绝了这项邀请,一眼就识破了糖衣炮弹下掩盖的国家权力陷阱。

庄子是这么说的:“千金之数确实是一笔非常丰厚的俸禄,国相之位更是高官显爵。但我不禁想起那些祭祀时作为贡品待宰的牛,它们经过长期的精心喂养,披上华美的锦缎饰品,可最终的下场却是被带入大庙。

在临死前的那一刻,它们愿意和任何在烂泥塘里独居的猪交换,可已经为时晚矣。”

庄子用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表明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宁愿一辈子安贫乐道,也不愿委身官场受统治阶级的约束和驱使。

庄子之所以对踏足政坛如此排斥,与他的老师老子不无关系。老子当年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国家统治的思想,庄子也第一个提出“自发秩序”这一概念,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关于“个体自由”最早的思想萌芽。

庄子一生留下的名言警句非常多,其中那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更是振聋发聩。他认为,统治者与强盗首领基本上属于同一类人,唯一的区别只是掠夺的规模大小不同而已。

庄子强调,老百姓天生就具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本性,生老病死皆有其本身的自然规律,而统治阶级人为制定的那些法律道德,就好比强行伸展鸭子的短腿、剪短苍鹭的长腿一样,是违背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做法。

几个世纪以后,两晋时期著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鲍清仁,成为了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崇尚自给自足的田园式生活,认为在一个没有国籍之分的乌托邦中,人人都会自发向善。

现实世界之所以充满暴力和罪恶,恰恰是因为统治阶层对底层人民的压迫和掠夺导致的。如果说老庄哲学更关注每个人自身的欲望,那么鲍清仁分析的重点,则在于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表现。

三、“克己复礼为仁”的本质:对统治者行为准则的约束

西方人士抨击中国没有“个体自由”思想,大都是从孔子那句“克己复礼为仁”开始的,他们咬文嚼字地认为,孔夫子的这句话就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强调国家利益至高无上,鼓吹抑制个人欲望,服从于法律规范和道德约束。然而,这句话的内在含义真的是这样吗?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仁”,可见儒家思想对于“仁”的重视程度相当之高。在孔子看来,“仁”是生而为人最起码的品质,只有具备了“仁”的基础,才有学习其他知识的可能,也就是德行的重要性排在学识之前。

那么“仁”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品质呢?颜渊、司马牛、樊迟等六位弟子先后问“仁”,孔子分别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有一次弟子颜渊提问说究竟什么是“仁”,孔子就回答了四个字“克己复礼”,可见他认为“仁”最终的目的,还是回归以“礼”为代表的等级观念,而“克己”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遵守“礼”。

有趣的是,后来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却非常矛盾,认为此人日常行事与国君同仪,是“不知礼”;但后来他辅佐齐桓公独霸诸侯,却称得上是一个仁德之人。

由此可见,孔子对“仁”的理解,并不仅仅局限于《周礼》当中的君主规范,而是一种能够维护社会秩序、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日常行为准则。

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必须自觉遵守这条准则,否则就会威胁社会稳定,阻碍国家的繁荣发展。但是在古代高度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之下,要求一国之君做到这一点实在难于登天。

如果君主贤明圣德,必然造福黎民天下太平;但如果君主威仪不恪、荒淫暴虐的话,老百姓就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再用礼法对其进行规劝,还能行得通吗?

《论语·微子》记载,微子向周武王进谏不纳,找根绳子把自己绑起来,跪在地上匍匐到武王面前,提出远离帝辛的请求。周武王非常感动,主动帮他解开绳子,官复原职。

箕子见商纣王昏庸无道,不忍断送六百年大商江山,索性割去头发装疯卖傻,整日里从早到晚弹唱一曲“箕子操”以泄愤。

纣王见状,以为箕子真的疯癫了,就将其贬为奴隶囚禁起来。后来重臣比干也向纣王进谏,不仅无功而返,反倒激怒了纣王,下令将他的心脏剖出来,比干也因此成为古代第一位死谏的忠臣。

孔子对以上三人的行为盛赞有加,曰“殷有三仁”。孔子认为,礼法存在的意义不应该是统治者昏庸暴政的遮羞布,而是为老百姓谋福祉、为社会促发展的理论工具。

为此,他提出“克己复礼”的观点,强调社会当中的每个人,尤其是身为君王的统治者,更应该克制自身欲望,恪守礼仪道德,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为国泰民安、百姓富足贡献自己的力量。

就像庄子对统治者提出“无为而治”一样,孔子所言的“克己复礼”,一开始实际上也是对天子君王所说的,目的是警醒他们少一些荒淫暴政,多为老百姓的幸福和国家的发展着想。

然而,这些先秦大贤精辟的哲学思想,到了一些不怀好意的有心人口中,经过一番咬文嚼字、颠倒黑白之后,却成为了恶意抹黑中国人权的“证据”,实在是荒唐至极。

结语:

中国古代的“自由意志”思想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法、道、儒三家。

以老庄哲学和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先秦大贤们,早在几千年前就意识到个体自由对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并就其与统治者利益之间的兼容问题,给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其中包含的社会学思想极其深刻。

参考:

1、《周礼》

2、《论语》

3、《道德经》

","gnid":"9dce828cf02a8a21a","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29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4be64bad4b00502.png","width":"552"},{"desc":"","height":"36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1548f9378f3c80a.png","width":"554"},{"desc":"","height":"54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5b5f10ada2a022f.png","width":"553"},{"desc":"","height":"39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47d8c3cc01a3560.png","width":"553"},{"desc":"","height":"86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e15f1d389e49acc.png","width":"553"},{"desc":"","height":"40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7deb938585c044f.png","width":"553"},{"desc":"","height":"45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2dc6c5c256500a8.png","width":"553"},{"desc":"","height":"37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c896904eceed52c.png","width":"554"},{"desc":"","height":"40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0a5a365d78544cc.png","width":"553"},{"desc":"","height":"36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59ad054d84619bb.png","width":"554"},{"desc":"","height":"44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338e1916397c2c0.png","width":"553"}]}],"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96156836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2d9f56a5cc3899ac55741e0d0450494f","redirect":0,"rptid":"51c4f57c68655826","rss_ext":[],"s":"t","src":"慧言史说","tag":[{"clk":"kculture_1:古代","k":"古代","u":""}],"title":"剖析克己复礼为仁,古代中国社会,真的是一直强调放弃个体自由吗

雷肯吉4873克复周礼什么意思 -
郁败园13442371131 ______ 孔夫子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克复周礼.他痛心于如今的礼崩乐坏,不停地感慨周代是多么美好,呼吁大家回归从前.孔夫子的这个观点,没人说不对, 附和的也不少,但没人真的当回事——包括儒家自己.于是“克复周礼”渐渐成了一句口号...

雷肯吉4873论语中关于如何做人 -
郁败园13442371131 ______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

雷肯吉4873在仁之方中孔子认为怎么才能做到仁 -
郁败园13442371131 ______ “仁”的人生哲学仁是孔子和弟子反复探讨的课题.孔子会针对不同的弟子与不同的时机来讲述“仁”的真谛.大抵来说,孔子的“仁”就是曾子所说的“忠恕”二字而已.孔子又说:“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在告诉...

雷肯吉4873克己复礼为仁 -
郁败园13442371131 ______ 礼的本质是仁爱.如果人们都能够依礼行事、非礼不行,那麽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为一个“仁者”.

雷肯吉4873从礼仪的角度,论述礼与仁的关系 -
郁败园13442371131 ______ “仁”的基本宗旨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根本上讲,这就体现了“爱人”的原则.当孔子的学生樊迟问到仁的内容时,孔子就只告诉他“爱人”二字,即要求对人有同情心,有关心别人的真情实感.然而“仁”又不是无是非、...

雷肯吉4873守规矩的事例和人物有哪些? -
郁败园13442371131 ______ 1、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虽然工作繁忙,但十分注意遵守公共秩序.有一次,列宁忙碌了一个上午,处理了很多日常事务,批阅了很多文件.休息的时候,他用手摸了一下头发,发觉头发实在太长了,决定抽时间去克里姆林宫理发室理发...

雷肯吉4873《论语》“颜渊”篇中'一日克己复礼'中的「日」读'ri'还是'dan'? -
郁败园13442371131 ______[答案] 读ri一日克己复礼果真有一天能做到这样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雷肯吉4873孔子的仁,实行的准则是什么?在治国方面如何运用 -
郁败园13442371131 ______[答案]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能够使自己的言行规范于礼(规则)之内,就是行仁.一旦有朝一日天下人皆遵守规则,那麽,天下就归于仁德也!

雷肯吉4873论语中的“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是什么意思 -
郁败园13442371131 ______ 意思是: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语出《论语.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雷肯吉4873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
郁败园13442371131 ______ 克己复礼”,“克己”就是强调进行个人修养:“复礼”就是要恢复古之人伦纲纪.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明确指出“礼”不是为了恢复西周“礼”的制度,而是注重个人修养,以达到“仁”的境jie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