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你且忍他让他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7-18


常言道:“花开花谢,时去时来。”

人这一生,时好时坏。有走运,就会有倒霉;有得到,就会有失去。

即使失去了,也无需难过,更不必放在心上。

因为那些失去了的,本来就不属于你!

01

得到失去,皆为注定

佛说:“今日之果,皆是昔日之因。”

因果,是世间最公平的法则。得到失去,都有因果。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自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

《庄严论》中有这样一个典故:

国王午休时,两个随从在旁一边为国王扇风,一边小声谈论:“我们可以服侍国王,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一个人说:“是自己的业力。”另一个人却说:“是国王的原因。”

两个人谁也不服谁,声音也越来越高。一个说:“我的福报都是自己的业力。”另一个又反驳道:“我的福报是国王给的。”

国王被两人的争论声吵醒,得知详情后,对那个说因业力而活的随从很是不满,于是说:“你生活在我的国家,竟然还觉得福报是来自你自己,那我就让你看看,你的福报到底从哪来的!”

随后,他对王后说:“我今天会派一个人去你那里,记得要赏赐他珍宝。”

于是,将另一位随从派去,可没过多久,还是那个相信业力的随从得到了珍宝。

原来,随从准备出门时,突然流了鼻血,只好让相信业力的随从前往,所以是他得到了王后的赏赐。

不相信业力的随从,命中注定没有那份珍宝,所以再怎么强求也得不到。

属于你的,终究是你的。它不会因为你的刻意强求而得到,也不会因为你的坚持躲避而失去。一切的一切,都是因果。

因果命运,从来就不是迷信。

正如《十七地论》中所言:“已作不失,未作不得。

人这一辈子,有多少得到,就会有多少失去。人生中的得到与失去,都是因缘注定。

福祸相依,得失亦然。所谓的得到,未必就是得福;所谓的失去,未必就是遭殃。

所以,不必为了得到而得意,也不必为了失去而怅然。人生,就是一个过程。

02

所有的失去,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涅槃经》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努力了,就一定会得到。即使失去了,也会用另一种方式回馈给你。

有个禅师浇水时,总是会给向日葵两勺水,旁边的小草半勺水。

人们很是不满,询问道:“为什么向日葵就能得到那么多水,就因为它能开花吗?”

禅师听了笑道:“小草只需要半勺水,向日葵却需要两勺水啊。”

说罢,禅师指着远处的一颗大树说:“你们看,那颗参天大树需要的,是两桶水。但这些花草谁也比不上树的苦难。因为它得到的越多,失去的越多,付出了的也就越多。所以大树要为人们遮风避雨,提供丰硕的果实啊。”

人们听完,恍然大悟。

上天是公平的,我们常常抱怨自己得到的不够,结果搞得自己伤痕累累。其实,我们得到的很多东西,都是无法用肉眼来判断的。

《坛经》中说:“一切福田,不离心地。”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只要是你的,就不怕得不到,即使一时失去了,也会换一种方式弥补回来。

佛家有句话叫:“福报都在后面。”

生活中想要得到,就一定会先失去。你在这里迂回了一下,就一定会在那里积攒起力量。你将来所拥有的,都是你当下的起心动念带来的。

所以,人生失意时,放宽心就好。得到与失去,都只是暂时。人生无常,你永远不会知道,今天的喜事,到了明天会不会就是祸事。而今天的祸事,到了明天也许就会是喜事!

人生,得到多少,便会失去多少,无论得失悲欢,都要坦然面对!

03

属于你的,永远都在

佛说:“今日之果,皆往事之因。”

眼前的一切,都是过去的因果。失去了又何必着急,属于你的一直都在!

佛经中有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年,佛陀带着众多比丘,应一位婆罗门的邀请来到另一个城市。

当他们到达时,婆罗门却没有供养护持佛陀等人,又逢饥荒,百姓们只能供养一点食物。

即便面对着少许的谷物,比丘们人仍然满足感激。

后来佛陀带着比丘们返回了舍卫城,又受到了百姓们的欢迎,并拿出许多食物来供养他们。

这时候,有些人每天吃完供养的食物就会嬉戏打闹,无所事事。

有的人就说:“当时饥荒的时候,他们还很恭敬有礼,现在食物充足,他们竟如此放肆。”

佛陀听了,开示道:“愚痴者,诸事不顺时就会哀愁沮丧。一旦顺心如意,又会雀跃不已。智者从不会因生命中的得失,而动摇心志。”

世间事,有得必有失。

达摩祖师云:“若得荣誉好事等,是我过去宿因所感。”

我们现在拥有的,都是自己过去种下的因果,得到的,就是该得的,无需得意。属于你的,也会回来,无需着急。

所以,还争什么?怨什么?不是你的,强留不住;该是你的,谁也抢不走。

人活一世,不要纠缠。把一切,留给老天,属于你的,一直都在。善良的人,一定不会吃亏!

","gnid":"9977973cf07e24595","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72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ddde8ad41522086.jpg","width":"1078"},{"desc":"","height":"72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6fd7b62a57b5a81.jpg","width":"1080"},{"desc":"","height":"72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5ff3be249de9331.jpg","width":"1080"},{"desc":"","height":"72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92263eab35e030a.jpg","width":"1080"}]}],"original":0,"pat":"qgc,art_src_3,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8125346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4c31cee907f123f2b2a35225ae9d7d96","redirect":0,"rptid":"e372359f46f898f3","rss_ext":[],"s":"t","src":"夜读","tag":[{"clk":"kstory_1:婆罗门","k":"婆罗门","u":""},{"clk":"kstory_1:佛陀","k":"佛陀","u":""}],"title":"佛说:属于你的,永远都在(深度好文)

华卓凭3019佛经怎么讲的?
封法芝18196347099 ______ 发心真修行,劝进行者,不然的话,遇事淡定根本做不到,因为习气难断劝进行者,助一人,得一人助的力量,迷时佛度众生,悟时众生度佛

华卓凭3019佛家说的有那些好听的句子? -
封法芝18196347099 ______ 佛家经典的醒世禅语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伽叶:如何能为离于爱者? 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伽叶: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

华卓凭3019佛说怎样修心? -
封法芝18196347099 ______ 心迷了就生出眼耳鼻舌身意6根和色声香味触法6尘攀缘,就有了看听尝觉思6识.修心就是你的6根从6尘中脱离出来,如何脱离?就得把心放在1个地方,就是念法(佛说的经典和咒语)念佛念僧(菩萨),时间长了自然就清净了.

华卓凭3019佛教经典语言 -
封法芝18196347099 ______ 十大佛教经典语句的解释 十大佛教经典语句 1、凡所有相,皆是虚幻.《金刚经》 本意是:凡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都是佛性的妙用,没有佛性,也就没有五蕴,好比人咽了气,哪还来的五蕴?所以又有:“一切诸相,惟心所现,惟...

华卓凭3019佛家的经典理论是? -
封法芝18196347099 ______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佛曰:为何不必?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佛曰...

华卓凭3019什么是佛家的禅? -
封法芝18196347099 ______ 禅语 [编辑本段] 【你且看他】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一杯茶】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的一...

华卓凭3019佛教认为被人欺负很痛苦怎么办 -
封法芝18196347099 ______ 呵呵,离圣日久,现在很多人搞不清楚佛教到底是个什么宗教了. 其实被人欺负,关键是你要有智慧,没有智慧的躲避,承受哪是与佛教根本思想抵触的,佛教所为何?不外世间出世间智慧而已! 众生之差别在哪里?鱼鸟鸡鸭人虎豹?差别在...

华卓凭3019寒山,舍得 经典佛语
封法芝18196347099 ______ 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还有甚诀可以躲得? 拾得云: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

华卓凭3019佛家有一句话, 什么别人辱之 忍之 任之的 -
封法芝18196347099 ______ :《弥勒菩萨忍辱偈》作者:ANDY 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时,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于是,寒山、拾得这“和合二仙”又作“和合二圣”. 旧时常有悬挂和合二仙图于中堂者,取谐好吉利之意;又常于...

华卓凭3019佛家经典禅语原文 的书籍 -
封法芝18196347099 ______ 五灯会元 金刚经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