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立体的截面知识点总结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6-29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高考数学中有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不等式、立体几何等九大章节。

主要是考函数和导数,这是我们整个高中阶段里最核心的板块,在这个板块里,重点考察两个方面:第一个函数的性质,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第二是函数的解答题,重点考察的是二次函数和高次函数,分函数和它的一些分布问题,但是这个分布重点还包含两个分析就是二次方程的分布的问题,这是第一个板块。

第二、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

重点考察三个方面:一个是划减与求值,第一,重点掌握公式,重点掌握五组基本公式。第二,是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里重点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性质,第三,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解三角形。难度比较小。

第三、数列。

数列这个板块,重点考两个方面:一个通项;一个是求和。

第四、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在里面重点考察两个方面:一个是证明;一个是计算。

第五、概率和统计。

这一板块主要是属于数学应用问题的范畴,当然应该掌握下面几个方面,第一……等可能的概率,第二………事件,第三是独立事件,还有独立重复事件发生的概率。

第六、解析几何。

这是我们比较头疼的问题,是整个试卷里难度比较大,计算量的题,当然这一类题,我总结下面五类常考的题型,包括:

第一类所讲的直线和曲线的位置关系,这是考试最多的内容。考生应该掌握它的通法;

第二类我们所讲的动点问题;

第三类是弦长问题;

第四类是对称问题,这也是2008年高考已经考过的一点;

第五类重点问题,这类题时往往觉得有思路,但是没有答案,

当然这里我相等的是,这道题尽管计算量很大,但是造成计算量大的原因,往往有这个原因,我们所选方法不是很恰当,因此,在这一章里我们要掌握比较好的算法,来提高我们做题的准确度,这是我们所讲的第六大板块。

第七、押轴题。

考生在备考复习时,应该重点不等式计算的方法,虽然说难度比较大,我建议考生,采取分部得分整个试卷不要留空白。这是高考所考的七大板块核心的考点。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梳理

1、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体积:πR2h(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2、圆锥体:

表面积:πR2+πR[(h2+R2)的平方根]体积:πR2h/3(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3、正方体

a-边长,S=6a2,V=a3

4、长方体

a-长,b-宽,c-高S=2(ab+ac+bc)V=abc

5、棱柱

S-底面积h-高V=Sh

6、棱锥

S-底面积h-高V=Sh/3

7、棱台

S1和S2-上、下底面积h-高V=h[S1+S2+(S1S2)^1/2]/3

8、拟柱体

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截面积

h-高,V=h(S1+S2+4S0)/6

9、圆柱

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

S底—底面积,S侧—侧面积,S表—表面积C=2πr

S底=πr2,S侧=Ch,S表=Ch+2S底,V=S底h=πr2h

10、空心圆柱

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V=πh(R^2-r^2)

11、直圆锥

r-底半径h-高V=πr^2h/3

12、圆台

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V=πh(R2+Rr+r2)/3

13、球

r-半径d-直径V=4/3πr^3=πd^3/6

14、球缺

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V=πh(3a2+h2)/6=πh2(3r-h)/3

15、球台

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V=πh[3(r12+r22)+h2]/6

16、圆环体

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

V=2π2Rr2=π2Dd2/4

17、桶状体

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

V=πh(2D2+d2)/12,(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

V=πh(2D2+Dd+3d2/4)/15(母线是抛物线形)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函数的定义域的常用求法: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

3、对数的真数大于零;

4、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

5、三角函数正切函数y=tanx中x≠kπ+π/2;

6、如果函数是由实际意义确定的解析式,应依据自变量的实际意义确定其取值范围。

二、函数的解析式的常用求法:

1、定义法;

2、换元法;

3、待定系数法;

4、函数方程法;

5、参数法;

6、配方法

三、函数的值域的常用求法:

1、换元法;

2、配方法;

3、判别式法;

4、几何法;

5、不等式法;

6、单调性法;

7、直接法

四、函数的最值的常用求法:

1、配方法;

2、换元法;

3、不等式法;

4、几何法;

5、单调性法

五、函数单调性的常用结论:

1、若f(x),g(x)均为某区间上的增(减)函数,则f(x)+g(x)在这个区间上也为增(减)函数。

2、若f(x)为增(减)函数,则-f(x)为减(增)函数。

3、若f(x)与g(x)的单调性相同,则f[g(x)]是增函数;若f(x)与g(x)的单调性不同,则f[g(x)]是减函数。

4、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同,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反。

5、常用函数的单调性解答:比较大小、求值域、求最值、解不等式、证不等式、作函数图象。

六、函数奇偶性的常用结论:

1、如果一个奇函数在x=0处有定义,则f(0)=0,如果一个函数y=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则f(x)=0(反之不成立)。

2、两个奇(偶)函数之和(差)为奇(偶)函数;之积(商)为偶函数。

3、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积(商)为奇函数。

4、两个函数y=f(u)和u=g(x)复合而成的函数,只要其中有一个是偶函数,那么该复合函数就是偶函数;当两个函数都是奇函数时,该复合函数是奇函数。

5、若函数f(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f(x)可以表示为f(x)=1/2[f(x)+f(-x)]+1/2[f(x)+f(-x)],该式的特点是:右端为一个奇函数和一个偶函数的和。

高三数学学习方法

一、课后及时回忆

如果等到把课堂内容遗忘得差不多时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所以课堂学习的新知识必须及时复习。

可以一个人单独回忆,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互相启发,补充回忆。一般按照教师板书的提纲和要领进行,也可以按教材纲目结构进行,从课题到重点内容,再到例题的每部分的细节,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要不失时机整理笔记,因为整理笔记也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

二、定期重复巩固

即使是复习过的内容仍须定期巩固,但是复习的次数应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步减小,间隔也可以逐渐拉长。可以当天巩固新知识,每周进行周小结,每月进行阶段性总结,期中、期末进行全面系统的学期复习。从内容上看,每课知识即时回顾,每单元进行知识梳理,每章节进行知识归纳总结,必须把相关知识串联在一起,形成知识网络,达到对知识和方法的整体把握。

三、科学合理安排

复习一般可以分为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实验证明,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特殊情况除外。分散复习,可以把需要识记的材料适当分类,并且与其他的学习或娱乐或休息交替进行,不至于单调使用某种思维方式,形成疲劳。分散复习也应结合各自认知水平,以及识记素材的特点,把握重复次数与间隔时间,并非间隔时间越长越好,而要适合自己的复习规律。

高三数学学习方法归纳

1.课前预习教材。课前可以把教材上第二天老师要讲的内容看一下,看看哪些能看懂,哪些不懂。这样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我们就能带着问题去听,把自己没看懂的问题听懂。

2.上课专心听讲。这是很重要的,很多同学以为自己什么都弄懂了,就自己做自己的题目。其实即使是自己看懂了的,也可以看看老师也没有另外的理解方法,老师的方法是不是比自己好。听老师有时候讲比自己看更好。

3.课后认真复习。刚学的知识,还没完全被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如果不及时复习,就很容易忘记。所以,课后一定要抽出一些时间,及时对所学进行巩固。

4.公式定理牢记。高中数学很多题目就是各种公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不牢记就别谈做题。

5.通过习题巩固。数学是理科,需要通过一定量的习题来巩固,量变积累到了一定量才能质变嘛。这个并非要各位打题海战术,只要求各位做到熟练为止。

6.错题反复研究。自己准备一个错题本,把考试时候做错的题目记录下来,写上做错的原因,反复研究,避免再次出错。

","gnid":"9e2c9210916bdf497","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81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963bf804059bb30.jpg","width":"1313"}]}],"original":0,"pat":"art_src_0,otherc,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88609499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9b6559bdd8d3276036d4e1b0efdb8a85","redirect":0,"rptid":"929e5d9fb2cf58b5","rss_ext":[],"s":"t","src":"啥也不想说","tag":[{"clk":"keducation_1:高三","k":"高三","u":""}],"title":"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

养薇欣2373立体几何中的截面形状一般用什么方法确定?解答这类题目通常用什么定?
单畏才15729673617 ______ 数学上,立体几何(solid geometry)是3维欧氏空间的几何的传统名称— 因为实际上这大致上就是我们生活的空间.一般作为平面几何的后续课程.立体测绘(Stereometry)处理不同形体的体积的测量问题:圆柱,圆锥, 锥台, 球, 棱柱, 楔, 瓶盖等等. 毕达哥拉斯学派就处理过球和正多面体,但是棱锥,棱柱,圆锥和圆柱在柏拉图学派着手处理之前人们所知甚少.尤得塞斯(Eudoxus)建立了它们的测量法,证明锥是等底等高的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可能也是第一个证明球体积和其半径的立方成正比的.

养薇欣2373立体截面实验结论是什么? -
单畏才15729673617 ______ 确定一个原则:(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立体问题,也是要转化为平面问题的.把已知的点延长,2条延长线交于一新的点,依次做下去,可以得到交平面

养薇欣2373立体几何三视图基础知识 -
单畏才15729673617 ______ 旋转体看轴截面,多面体用投影的方法,确定各个面的形状,这样能将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简化问题.建议你平时多考虑考虑正方体中键入某些线、面,求其长度,面积.高考正方体最常见,也最重点.平时多做一些关于正方体的问题.不会就问老师,没什么丢脸的.老师一定会耐心教给你的.如果这样好不行,自己课下做几个基本空间几何体,不断思考他会有怎样的性质,做题时习惯了,就拿来用,这种方法有点笨,但是这样可以培养想象力 .当然,基本知识不会可绝对不行.有时间好好复习一下基本知识,必须掌握

养薇欣2373怎样教孩子认识几何体的截面图形 -
单畏才15729673617 ______ 可能你的孩子这学期学到立体几何了,你可以用一块“豆干”,或一块“土豆”,或一块“罗卜” 先取出一个规则的正方体,在正方体中体会如何作截面,总结一些规律,再取出一个柱体,在柱体中如何做 再取出一个锥体,在锥体中如何做 但不能只停留在“切”上,而要与动手画空间图形相结合,对于建立空间想象能力有好处.最后达到不要看具体的东西,能作出截面图.

养薇欣2373立体几何体积及表面积公式 -
单畏才15729673617 ______ 立体几何公式 名称 符号 面积S 体积V 正方体 a——边长 S=6a^2 V=a^3 长方体 a——长 S=2(ab+ac+bc) V=abc b——宽 c——高 棱柱 S——底面积 V=Sh h——高 棱锥 S——底面积 V=Sh/3 h——高 棱台 S1和S2——上、下底面积 V=h...

养薇欣2373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总结 -
单畏才15729673617 ______ 圆柱的定义(column) 1、 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柱(circular cylinder),即AG矩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360°所得的几何体就是圆柱.其中AG叫做圆柱的轴,AG的长度叫做圆柱的高,...

养薇欣2373椭圆的竖直截面是什么形状? -
单畏才15729673617 ______ 现代数学:截面有很多种,其定义主要如下.几何体的截面定义:截面是与几何体有关的一种平面图形,即一个平面与一个几何体相交所得到的平面图形.中截面定义:一种特殊的截面,指在有两平行底面(其中一面或者两面可以退化为点或线...

养薇欣2373棱柱的截面过正三棱柱底面一边和两底中心连线段的中心作截面,则截面
单畏才15729673617 ______ 证明: 如图: ∵ABC-A1B1C1是正三棱柱 ∴正三棱柱底面,两底中心连线段EE1,KK1 有AE=EC=BK=KC. A1E1=E1C1=B1K1=K1C1. E1M=K1N=ME=NE. MN∥平面ABC. MN∥EK. 又EK∥AB ∴MN∥AB 显见AM=BN ∴过正三棱柱底面一边和两底中心连线段的中心作截面,则截面的形状是等腰梯形

养薇欣2373几个简单的立体几何问题1.正四面体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正三角
单畏才15729673617 ______ 1.正四面体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正三角形的中心吗 答:是 2.正四面体的内... 答:是 4. 关于用一个平面截圆锥截面的问题 (1)等腰三角形和圆简单,我知道 (2...

养薇欣2373高中立体几何若圆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成侧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且小
单畏才15729673617 ______ 利用锥体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的性质加以解决. 因为 小锥的侧面积:大锥的侧面积=小锥的高的平方:大锥的高的平方=1:2 所以 小锥的高:大锥的高=1:(√2) 所以 小锥的体积:大锥的体积=小锥高的立方:大锥高的立方=1:(2√2) 所以 原圆锥的体积为2√2.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