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国拦阻索谁发明的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6-29


航母阻拦索一根就要近千万,目前全球只有四个国家能独立生产,航母上要是没有了它,只能是一堆废铁。

而我国便是能够制造航母阻拦索的四国之一。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们曾经因为缺少一项关键性技术,被西方嘲讽,称就算中国航母造好也是一堆废铁。

那么,制造阻拦索到底有哪些难点?我国又是如何研制成功的呢?

我们都知道,飞机着陆时需要滑行上千米,才能稳稳当当地停下来,是舰载机的降落,却是直冲冲地砸在了甲板上,看得人心惊胆战。

这是因为舰载机的速度非常快,一架战斗机想要完全停稳,必须要有100米以上的距离,而航母甲板的长度最多不过两三百米,且航母时还刻处于移动状态。

这就给了载机飞行员非常大的压力,不同于陆基飞行员,他们在降落时直到最后一刻,都必须把飞机开到“加力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飞机没有停稳的情况下,有足够的动力重新飞起来,准备再次降落,而不是一头栽进大海里面。

因此为了让舰载机在有限的航母甲板上安全着陆,阻拦索便起到了关键作用。

最开始发明并应用阻拦索的是英国,当时还只不过是一根简单的钢索,然而随着百年的发展,航母的建造越来越先进,舰载机也更新换代了好几批。

现代舰载机的载重超过20吨,这就要求阻拦索必须在3秒之内将舰载机拦截停稳。

与此同时将有上百吨的力量作用在阻拦索上,如果阻拦索的韧性与强度不给力,那么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就连老美这个“航母大国”,也曾在阻拦索上“摔了一跤”。

2003年,美海军的“大黄蜂”舰载机在降落途中,由于阻拦索突然断裂,被迫在甲板上滑行,拦截不下最终坠海,不仅甲板被机翼扫得面目全非,还造成了沿途多人受伤。

由此可见,现代航母的建造,对阻拦索的阻拦能力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如何解决巨大冲击力成为这一技术的关键难点。

然而阻拦索技术需要克服的难题远不止这一点。

航母毕竟不是造出来当摆设的,必须要投入日常训练,舰载机动辄几十上百架次地出动,再加上海上环境的特殊性,这对阻拦索的抗疲劳性、抗腐蚀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此外,阻拦索还必须得“恰到好处”的结实,阻拦索力量太大,容易把正在高速滑行的舰载机“拖垮”,阻拦索力量不够的话,又容易被扯断,那更是白搭。

此外,一根阻拦索要想钩住一架20吨重的战斗机,那么其承受的力就必须在150吨以上,但是如果阻拦索造得太粗了,又勾不住舰载机小小的尾钩。

可以说,航母阻拦索是世界上技术含量最高的“绳索”,涉及机械、电器、液压、材料等诸多高新技术,不是谁都有能力独立生产,此前全世界只有英国、美国和俄罗斯拥有这项技术。

我国刚开始建造辽宁舰的时候,就卡在了这一关键点上,迟迟没有进度,那么后来我们又是如何突破局限,甚至做到了其他国家都做不到的伟业?

在当时,一根航母阻拦索不仅造价高达150万美元,而且航母上一般会布置多道阻拦索,舰载机如果勾不住第一根,还有机会勾住后面的第二根、第三根。

此外,阻拦索非常娇贵,最多使用到第100次就要换新的,属于极其昂贵的“消耗品”。

这样算下来,光是买阻拦索就要花费一大笔钱,这对于整个航母的建设与发展都是得不偿失的。

但是建造航母对我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绝不能因为这一步前功尽弃,不得已之下只好向外求购阻拦索。

然而即便我国愿意花这个高价去进口,也没有人愿意卖给我们,在美方的技术封锁下,唯一的选择只有与俄方商谈,引进阻拦索全套技术。

而且辽宁舰的前身就是拥有俄罗斯血统的“瓦良格号”,再加上俄方向来与我国关系还算不错,作为合作盟友,想来不会太为难我们。

可令人意外的是,俄方直接拒绝了中国的请求,甚至给了一个极其离谱的“天价”,让我们知难而退。

眼看辽宁舰马上就要投入服役,时间所剩无几,然而现在连舰载机起降的设备都不完善,这不是闹笑话吗?

重压之下,唯有自主研发才能“破局”,可我国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航母阻拦索的研发,靠自己摸索谈何容易?

西方各国根本不相信我们能在短期内研制出自己的阻拦索,更是无情嘲笑:没有俄罗斯的技术支持,中国根本造不出阻拦索,辽宁舰就算建好也是一堆废铁。

然而就在各国都等着看中国笑话的时候,我们却通过实际行动,狠狠打了全世界的脸。

谁都没想到,中国人还真把这根航母“生命线”给研制出来了,甚至比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的阻拦索更先进,而且仅仅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这让全世界都大为震惊。

那么中国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就要提到我国一家专门生产索具的民营企业——巨力集团。在得知辽宁舰受困于阻拦索无法按期交付时,巨力主动联系到了我国军方。

原来航母阻拦索的性能指标,与该集团生产的一种弹力钢索非常相近,最重要的是,这种钢索此前早就在全球诸多军用机场投入使用了,只是很少有人知道。

就是在这机缘巧合之下,巨力集团全权接手了航母阻拦索的研制任务,并与合作伙伴对阻拦索进行改造升级。

不过航母阻拦索因其特殊性,又要结实,又要细,又要韧性好,又要耐腐蚀,还要有一定的延展性,也给了巨力不小的挑战,但这并没有难倒他们。

在无数次的测试下,巨力终于找到突破口,在4个月之后就拿出了合格的产品,解决了我国航母建设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

那么这一关键突破口究竟是什么呢?

事实上,我国仅用了4个月就研制成功,突破西方的技术封锁,而我国最终的突破口,居然是我们在桥梁建设中所积累的经验。

在我国的桥梁建设中,有一项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可以说是最领先的,那就是“斜拉索桥”技术。

斜拉索桥顾名思义就是,一座大桥完全由斜拉索钢缆悬挂起来,也就是说每根钢缆要承受上百吨的重量。

此外,斜拉索桥基本健在大江大河之上,那么钢缆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必须非常强,至少要保证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几十年不出问题。

斜拉索钢缆与航母阻拦索的性能指标不谋而合,于是我国制造公司便对斜拉索钢缆进行不断测试,再加上已有的技术储备,就这样一步一步摸索,最终成功研制出专属于我国的航母阻拦索,并投入辽宁舰测试使用。

在随后的舰载机阻拦着舰试验中,舰载机从尾钩钩住阻拦索到飞机停下,全程只用了2到3秒,完全符合航母阻拦索的指标要求。

可以说,中国在航母阻拦索上的成功,不仅突破了美俄对我们的技术封锁,更是狠狠打了西方国家的脸。随着辽宁舰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大型航母建设可以完全实现国产化。

最好的证据就是,今天的我们不仅成功研制出了自己的航母阻拦索,还成功研制出了“电磁阻拦索”。

虽然美国是第一个将电磁技术运用到航母阻拦索的国家,但根据福特级航母的测试来看,其电磁拦阻索的成功率目前还不到80%。

舰载机在返航降落时还是不够稳定,阻拦索不能快速截停战机,且恐有断裂的风险。

除了阻拦索的性能问题,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电磁弹射”技术难题,由于电流消耗十分庞大,很容易出现电力储备不够的问题。

美国福特级航母所使用的电磁弹射技术,就目前测试效果来看不尽人意,关键原因就是其电能装置,采用的是较为落后的中压交流供电,导致电流消耗过大。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科学院士针对这一难题,进行了创新与突破,采用了更为先进的中压直流供电技术,并研发出了电磁拦阻装置所需要的电能设备。

一旦投入航母使用,不仅可以解决航母的电力储备能力问题,还能更高效地回收舰载机,更快速的让舰载机做好准、投入作战,航母的作战性能将大为提升。

由此可见,中国科研人员绝对不是外界所传言的古板,反而是非常懂得灵活变通,因此,中国的航母技术才会发展得如此迅速。

甚至有国外专家预言,中国在该技术领域反超美国也只是时间问题。

","gnid":"982338b4682d576c9","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66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169c3a4ca0a152a.png","width":"998"},{"desc":"","height":"61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5124012e43177c8.png","width":"1020"},{"desc":"","height":"65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375bcb31de0e6c6.png","width":"1077"},{"desc":"","height":"67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18524e32870fbef.png","width":"1264"},{"desc":"","height":"63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adf024256d22a22.png","width":"1226"},{"desc":"","height":"59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aa1fb08363b5086.png","width":"999"},{"desc":"","height":"62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cdc0b32fe0b8d0b.png","width":"1081"},{"desc":"","height":"64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e34b4c99f0b15cf.png","width":"1282"},{"desc":"","height":"66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3366603f0bafedc.png","width":"1156"},{"desc":"","height":"63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0b30d2a464ed3a0.png","width":"1194"},{"desc":"","height":"62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d8278cff41c8941.png","width":"1020"},{"desc":"","height":"64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310b4c00abb23f0.png","width":"997"},{"desc":"","height":"62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62975d041f08dd6.png","width":"985"},{"desc":"","height":"60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a6c128458db59d1.png","width":"1115"},{"desc":"","height":"59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370c01f6345499a.png","width":"950"},{"desc":"","height":"59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87585d5ca6e9112.png","width":"982"},{"desc":"","height":"62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01ef14f40c24e9b.png","width":"1135"}]}],"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87275596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2f14f7fc4b26ab4c53c90832b9d0ef47","redirect":0,"rptid":"521bb9f8256750c1","rss_ext":[],"s":"t","src":"青史浩然","tag":[{"clk":"kmilitery_1:辽宁舰","k":"辽宁舰","u":""},{"clk":"kmilitery_1:航母","k":"航母","u":""},{"clk":"kmilitery_1:福特级航母","k":"福特级航母","u":""},{"clk":"kmilitery_1:美国","k":"美国","u":""}],"title":"美国:中国造不出拦阻索,你们的航母就是废铁!中国:给我120天

申尹赖27961970年我国人造地球卫星是谁发明的? -
黄耐律17679487177 ______ 东方红一号卫星(Dong Fang Hong I/The East is Red 1),是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 该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该卫星设计的工作寿命20天,但它实际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至197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与地面失去了联系.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近地点高度较高,因此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仍在轨道上.

申尹赖2796中国的4大发明是什么?谁发明的?
黄耐律17679487177 ______ 发 明 . 时 间 . 发明者 . 印刷术. 北 宋 . 毕 升 . 指 南 针 . 北 宋 . 沈括 . 火 药 . 唐 朝 . 孙思邈. 造 纸 术 . 东 汉 . 蔡 伦.

申尹赖2796我国的四大发明分别是谁发明的? -
黄耐律17679487177 ______ 我国四大发明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毕升发明的,火药和指南针都是道士发明的.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

申尹赖2796什么是经验什么是创造 - 现行的中国汉字是谁创造的?我国现行的汉字是由谁创造的?经历了哪些
黄耐律17679487177 ______ 汉字是汉族祖先的重大发明之一.中国社会早在几千年前就进入了文明时代,汉字的发明毫无疑义是起了重大促进作用的. 传说中是仓颉.实际是应是古代劳动人民逐渐发...

申尹赖2796我想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是那些四大发明是谁发明的 -
黄耐律17679487177 ______ 药是江湖术士发明的.. 纸是东汉蔡伦发明的. ' 司南历史就好像十分悠久.占卜,现在的风水先生还在用指南针呢. 宋人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哦.

申尹赖2796五六军刺是谁发明的? -
黄耐律17679487177 ______ 谁发明的不知道,但肯定不是中国人.这种为拼刺而设计的三棱刺刀是欧洲各国军用步枪首先采用的,后来随着建国初期的苏 联军事援助才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成为我军步枪上大批列装的部件.在当时...

申尹赖2796中国的文字是谁发明的 -
黄耐律17679487177 ______ 仓颉造字 仓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汉字创始人,被尊为“造字圣人”.今南乐县城西北35华里吴村有仓颉陵、仓颉庙和造书台,史学家认为仓颉生于斯,葬于斯. 相传 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

申尹赖2796抗生素是谁发明的 -
黄耐律17679487177 ______ 提起抗生素,今天可能没有人不知道.得了肺炎,用青霉素或者其他抗生素可以很快治疗好;伤口发炎,常常也要用抗生素.的确,人类战胜疾病,特别是与致病微生物的感染,抗生素起到并且还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人估计,由于抗生素的发...

申尹赖2796中国的发明是谁发明了什么 -
黄耐律17679487177 ______ 造纸术-蔡伦 指南针 火药 活字印刷术

申尹赖2796关于航空母舰飞机起降技术建议大家好,我是来住广西南宁的朋友我想
黄耐律17679487177 ______ 给国家贡献力量的想法很好,但中国从来不缺少想像力,只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而这正是发明家与空想家的关键区别所在.遗憾的是你也未能例外. 你的设想能不能实现,...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