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7-17

一、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1.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

4. 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 遗传及其作用;

2. 环境及作用;

3. 学校教育及作用;

4.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 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 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 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

1. 家长或教师期望值过高;

2. 学生自身期望值过高;

3. 有过失败的考试经历;

4. 有容易引发焦虑的品质。

五、教师的职业素养

1. 思想道德素养;

2. 知识素养;

3. 能力素养;

4. 心理素养;

5. 身体素养。

六、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1. 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 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七、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 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认为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2. 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

3. 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 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八、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 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 正确运用变式;

3. 科学地进行比较;

4. 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九、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 备课;

2. 上课;

3. 作业检查与批改;

4. 课外辅导;

5.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十、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

1.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 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十一、常用的教学原则

1. 直观性原则;

2. 启发性原则;

3. 巩固性原则;

4. 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5. 因材施教原则;

6.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十二、一堂好课的标准

1. 目标明确;

2. 重点突出;

3. 内容正确;

4. 方法得当;

5. 表达清晰;

6. 组织严密;

7. 课堂气氛热烈。

十三、班级授课制的评价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不足之处:

(1)不利于因材施教;

(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

(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十四、教师成长的途径

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1.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 开展微格教学

3. 专门的教学能力训练

4. 反思性教学

十五、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

1.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十六、德育原则

1. 导向性原则;

2. 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原则);

3.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 因材施教原则;

6.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十七、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1.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

2. 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

3. 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中各任课教师的纽带;

4. 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

5. 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教育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十八、影响遗忘的因素

1. 时间因素的制约;

2. 识记材料的重要性,或者识记者的态度;

3. 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4. 识记材料的学习程度;

5.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十九、防止遗忘的方法

1. 及时复习;

2.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 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 复习方法多样化;

5.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 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二十、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1. 定势与功能固着;

2. 问题情境;

3. 原型启发;

4. 已有知识经验;

5. 情绪与动机。

二十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 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3. 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 保护好奇心;

2. 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 发散思维训练

2. 头脑风暴训练

二十二、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 前运算阶段(2-7岁);

3.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4.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

二十三、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需要

二十四、气质类型与教育

我们克服气质偏见,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因材施教。

1. 对多血质类型的学生,在严格其组织纪律的同时,对他们要热情。“刚柔相济”。

2. 对胆汁质类型的学生,在发展其热情、豪放、爽朗、勇敢和主动的个性品质的同时,要避免产生粗暴、任性、高傲等个性特点。“以柔克刚”。

3. 对粘液质类型的学生,要着重发展其诚恳待人、踏实顽强等品质。多给予参加活动的机会。

4. 对抑郁质类型的学生,要着重发展敏感、机智、认真细致、有自尊心、和自信心等品质,要给予他们关怀、帮助、避免在公共场合指责。

二十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 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知识不等同真理,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

2. 学习观: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的情境性;

3. 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4. 教学观: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二十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1.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

2.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二十七、促进迁移的教学

1. 精选教材;

2.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gnid":"99aa332388bb1a564","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27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3ec2ca854864cd7.jpg","width":"640"}]}],"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89588164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dcba81f3dedbbba4ed5b9f3ad336dfae","redirect":0,"rptid":"674eb36881db1799","rss_ext":[],"s":"t","src":"赵东来","tag":[{"clk":"kcareer_1:马斯洛","k":"马斯洛","u":""}],"title":"聚师网:教资考试中出现过无数次的考点

咎皇逄1176联系自己思想品德成长的实际,谈谈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有哪些规律性的特点 -
简咽琳15520014496 ______[答案]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适应超越规律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 1、双向互动规律. 2、内化外化规律. 3、协调控制规律.

咎皇逄1176中学德育过程指的是什么?
简咽琳15520014496 ______ 第四节 中学德育过程【名师视频讲解 本节考点出题】 高频考点提要 1.中学德育过程的内涵;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高频考点速记 一、中学德育过程的内涵 (一)概念 ...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