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盖碗直接喝茶的姿势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6-0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早两、三年,审评式泡法在武夷山很盛行。

那时候,大大小小的斗茶赛,消息不断。

约朋友过来喝茶,大家的开场白必然是:

“怎么说,今天是审评泡法,还是按普通方式来?”

这架势,像问喝豆浆是要甜口的,还是咸口的那么自然。

话说,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审评泡茶,架势摆得比较大。

将清一色的审评茶具拿出来,按阵列摆上,茶汤一律坐杯,泡得又苦又涩后,倒在审评碗里,众人用小汤匙舀着喝。

像喝紫菜蛋花汤,从公用的审评碗,再舀入个人茶杯当中。

若是普通方式,那就简单多了。

盖碗、公道杯、若干茶杯……

这基础的泡茶三件套准备齐全,便可泡茶。

将茶汤倒入公道杯后,再用公杯直接分茶,简单又直接。

《2》

从使用感受看,公道杯分茶的体验感更好。

若是用类似汤匙的工具来舀汤,一勺、两勺、三勺……

不厌其烦地接连舀汤后,杯中的茶水仍旧不到半分满。

喝茶时,着实太费劲。

审评泡茶看似很专业,很范儿,但那只适合专业评茶。

普通茶客喝茶,没必要生搬硬套审评泡茶。

若只泡前3冲,从第一冲到第三冲,分别闷2、3、5分钟,再好的茶,也会被闷浓泡苦。

或许,在专业人士口中,还能从这些闷浓的茶汤里,快速评分出高低好坏。

但对广大茶友来说,闷得极苦涩的重口味茶汤,单纯是给自己的味蕾找虐。

浅尝一口,立马被苦到不行。

何谈美妙愉悦地喝茶享受?

回归务实角度,学喝茶,不是简单摆花架子那么流于表面。

沐猴而冠,依旧是个“猴”。

茶叶圈子,也是如此。

不是穿上长袍,盘上手串,从外在形象上向所谓的茶人靠拢,就能大谈懂茶。

日常泡茶,没必要盲目跟风审评式泡法。

分茶时,用公道杯分汤,效果会更好!

《3》

公道杯分茶,有哪些好处?

盖碗泡茶,将茶汤倒入公道杯后,举起透明玻璃公道杯。

一眼看去,茶汤状态一目了然。

茶汤颜色是深是浅?能看得清清楚楚。

喝岩茶,若遇到那些“酱油汤”那般的茶水,看到这一幕,就该心里有数,这茶不宜再喝。

茶汤是清是浑?一眼扫去,便能得出直观答案。

好茶以汤色清亮为贵。那些看着灰蒙蒙的,甚至带有杂质、悬浮物的浑浊茶水,哪能让人放心饮下肚?

公道杯还能静置茶汤,匀分茶水。

实用型的公道杯,出水要利落。

用行话来解释,是“断水”顺畅,不拖泥带水。

倒茶分汤,茶水一跃而出,像跳水运动员,姿势很是优美。

国庆在家泡茶招待客人,多人喝茶场合下,比起慢慢排队,将茶水舀出来。

将品茗杯摆成一个列队,用公道杯分汤,会更快速、干脆利落匀分茶汤。

再者,公道杯还有沉淀碎茶的功劳。

之前在文章里写过,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茶叶不是特别碎,没有用茶滤过滤的必要。

茶水倒入公道杯后,稍稍静置片刻,汤中的个别碎茶会自动沉底。

倒茶时,自然不会将碎茶倒入杯内。

自然而然,避免了一场喝到碎茶末,当着客人的面吞也不是,吐也不是的尴尬!

《4》

公道杯在茶桌上,扮演着分茶器的角色。

茶友们注意了,千万别将其混用。

不然,出门在外喝茶时,可要闹出笑话了。

早些年,和朋友参加过一次茶会。

主持那场茶会的“老师”,现场泡了一次红茶,并附带完整讲解。

解说到闻挂杯香时,那位茶学老师,做出了让人大跌眼镜的一幕。

只见她拿起面前的公道杯,直接凑近鼻端,深深往里闻了两下。

随后感慨,这款红茶的挂杯香,真甜啊。

说完,示意身旁的人,跟同她一起闻香。

见状,心里很是抗拒,太不卫生了。

那天在场喝茶的,少说也有七、八人。

等到众人轮流闻香后,那个公道杯身上,免不了要沾染上大家的手汗、指纹印、护手霜味……

等到下一冲继续泡茶,再接着用这个公道杯分茶。

这画面,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还是那句话,公道杯的主要职能是分茶,不是闻挂杯香。

待客喝茶,更不能对着公道杯闻香。

泡茶待客,公道杯类似餐桌上的公筷母匙。

是“公用”之物,而非个人“私用”。

若想闻挂杯香,大可等到自己杯中的茶水饮尽后,再凑近去闻。

为了获得准确的闻挂杯香效果,喝茶的杯子不建议选太大。

选细瓷材质、容量小的、窄口的品茗杯,更能聚香!

《5》

待客喝茶,除了不适合用公道杯闻香外,其它地方也有不少细节。

分茶要匀分、分七分满、按顺序分茶……

每当提到分配,前人已经留下名言——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论喝茶人数多少,都要将茶水尽量均匀分配。

不要出现张三面前分满满一大杯,李四杯中,只有两、三分满的局面

泡茶待客,在茶桌上公然“厚此薄彼”,显然是招待不周。

如果喝茶人数多,担心茶水不够分。

那么,也可用盖碗连续冲泡两次,“两冲并一水”去分茶。

先客后主,先分给客人,再留给自己。

除了匀分外,还要注意一定的顺序。

不论从左往右, 还是从右往左,都要避免“越位”。

即,对面A、B、C三人并排落座时,先分给A,忽略掉B,直接分给C……

这种越位分汤,会让场面很不好看。

另外,如果茶席布置是长桌式,为了避免起身分茶时,身体动作幅度太大。

坐在自己左手位的客人,可左手持公道杯分茶。

反之,右手位的客人,则是换手后再去分茶。

倒茶分汤,有句经典老话——茶斟七分满。

酒要斟满,茶斟七分。

喝茶这件事,讲究小口细品,而非牛饮。

另外,酒水往往是常温的,而刚泡出来的热茶温度很高。

滚烫热茶倒入满满一杯后,拿起来很烫手。

稍有不慎,还会当场洒出。

稳妥起见,七、八分满更适宜!

《6》

在泡茶过程中,若是有茶水洒出到茶盘。

拿起公道杯分茶时,一定要多加小心。

最好用茶巾将公道杯的底部擦拭干净,再去分茶。

不然,一边倒茶分汤。

另一边,公道杯底部,陆陆续续滑落出从茶盘上沾来的残茶……

这着实不卫生!

前面提到的用茶巾擦底,某种意义上,为的是防止茶水“下流”。

举杯分茶时,出水口的对准位置,也有一定巧思。

以“杯壁下流”为宜。

具体操作是,对准茶杯一侧,将茶水轻轻滑下。

这样倒茶,能避免发出嘈杂声响。

若对准杯子中间分茶,“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可不是那么美妙!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force_purephv":"0","gnid":"9010a2806ad9bd5a6","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108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f9cd988917af274.jpg","width":"1440"},{"desc":"","height":"280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400aeae8a7e5442.jpg","width":"3739"},{"desc":"","height":"127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7395273ae82fd0c.jpg","width":"1702"},{"desc":"","height":"127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cd6959fc3737029.jpg","width":"1702"},{"desc":"","height":"127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a67961c3591a81d.jpg","width":"1702"},{"desc":"","height":"127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37946b9e224cc59.jpg","width":"1702"},{"desc":"","height":"127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c3037582e985770.jpg","width":"1702"},{"desc":"","height":"127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8c42694ae88b595.jpg","width":"1702"},{"desc":"","height":"127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2ab3d14e3d2ed81.jpg","width":"1702"},{"desc":"","height":"127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14c118d35ddf82a.jpg","width":"1702"},{"desc":"","height":"127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e08e84df968fc2b.jpg","width":"1702"}]}],"original":0,"pat":"art_src_3,otherc,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6484160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d5391a910d6c0d09f4c5632a429197a1","redirect":0,"rptid":"63f72f60565a2218","s":"t","src":"小陈茶事","tag":[{"clk":"kgame_1:茶汤","k":"茶汤","u":""}],"title":"盖碗、公道杯、茶杯,假期宅家该如何喝茶?4点细节带您打开困惑

逄牵俩4818白茶怎么喝 -
龙瞿郝18790705388 ______ 白茶分新白茶和老白茶.新茶口感较为清淡,品饮时会有一种茶青味,清新宜人,鲜爽可口.老白茶在茶汤颜色上要比新茶深一些,老白茶头泡会带有淡淡的中药味,但是口感醇厚清甜.

逄牵俩4818绿茶怎么喝才好? -
龙瞿郝18790705388 ______ 茶叶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上乘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因此,茶叶有“康乐饮料之王”的美称.但是饮茶还需要讲究科学,才能达到提精神益思维、解口渴去烦恼、消除疲劳、益寿保健的目的.但有些人饮茶习惯不科学,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逄牵俩4818怎么泡茶最正确的方法 -
龙瞿郝18790705388 ______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泡一杯茶已经成为了许多人追求放松和享受的一种方式.然而,要想泡出一杯香气扑鼻、滋味醇厚的好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泡茶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心境,需要耐心、细致和专注. 下面分享一下泡茶的方法,...

逄牵俩4818请问用盖碗茶杯可以直接泡茶饮用吗 会不会不喝一口满口茶叶? -
龙瞿郝18790705388 ______ 可以,这种茶杯是高档的大户人家用的,用法非常讲究;要是不懂,用起来会出洋相.

逄牵俩4818沏茶的方法与步骤百度经验 -
龙瞿郝18790705388 ______ 沏茶的方法与步骤百度经验, 中国很多地方都有浓厚的茶文化,喝茶是一种修行.茶的冲泡方法有简有繁,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茶性而定.下面来看看沏茶的方法与步骤百度经验. 沏茶的方法与步骤百度经验1 正确的沏茶方法 第一步是先...

逄牵俩4818用盖碗喝茶的时候,底下那个托盘喝的时候应该一起拿起来还是只拿上面的杯子 -
龙瞿郝18790705388 ______ 当然是端起来,托盘是为了防止烫手而设计的.

逄牵俩4818解释什么是盖碗杯? -
龙瞿郝18790705388 ______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 盖碗,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 “茶托”又称“茶船”.盖碗茶,须用滚烫的开水冲一下碗,然后知放入茶叶盛水加盖,沁茶的时间看茶叶数量和种类约为20秒至道...

逄牵俩4818近代饮茶方式有几种? -
龙瞿郝18790705388 ______ 一是盖碗式,乃近代饮茶最主要的方式,上至朝廷、宫府,下至民间,都以盖碗饮茶,清朝康熙年间画家冷枚的赏月图,最足以代表这种茗饮方式. 二是茶娘式,自古以来民间最主要的饮茶方式,即以...

逄牵俩4818如何用盖碗冲泡出一杯完美的普洱茶 -
龙瞿郝18790705388 ______ 不同的普洱茶,都有不同的适合的茶具.由于盖碗清雅的风格最能反映出普洱茶色彩之美,并可以自由地欣赏普洱茶茶汤的色泽变化,故盖碗成为现代茶艺最常用的冲泡器皿. 涤具温杯 将热水壶中的热水倒人盖碗和杯中,目的在于温碗,以便...

逄牵俩4818这些茶具如何使用 -
龙瞿郝18790705388 ______ 茶海的使用办法: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茶壶内之茶汤浸泡至适当浓度后,茶汤倒至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内,以求茶汤浓度之均匀.亦可于茶海上覆一滤网,以滤去茶渣、茶末.没有专用的茶海时,也可以用茶壶充当.其大略从命为:盛...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